08/28
2025

有价值的财经大数据平台

投稿

精品专栏

“二次创业”的东证资管引新帅,资管干将成飞将担任总经理,张锋去留未定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3月25日讯(记者 胡劼)记者从业内获悉,国信证券副总裁、国信资管董事长成飞即将加盟老牌券商资管——出任东证资管总经理,目前相关流程尚未完成。此外,东证资管现任总经理张锋去留尚未确定。

近年来,东证资管发展较为疲软。一方面,随着公司早期“灵魂人物”的悉数离开,公司投研体系出现断层,市场策略延续性被中断;另一方面,2021年后市场风格切换和行业轮动明显加速,东证资管原有“低换手、重仓龙头”等策略难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或也影响到业绩规模。

如今,对处于“低谷期”的东证资管来说,此时引入资管“干将”成飞,或是强化投研实力和资源整合能力,重塑行业地位的契机,显见的压力下,“新帅”也还需要用业绩说话。

国信资管子公司刚成立,成飞便要离开老东家

从公开履历来看,“80后”成飞深耕资管行业,固收投研经验颇为丰富。

成飞曾任国泰君安证券固定收益证券总部助理研究员、资产管理总部研究员、投资经理,国泰君安资管固定收益部副总经理、总经理,公司总裁助理,公司副总裁等职务。2021年5月加入国信证券,出任国信证券副总裁兼资产管理总部总经理,兼任国信弘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不过,记者注意到,自去年开始,成飞就在慢慢卸下身上的“担子”。去年4月,国信证券委派周中国担任国信弘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推荐为董事长人选,成飞不再兼任职务。同年11月,国信证券审议通过方强为国信资管总经理,成飞不再兼任国信资管总经理职务。据国信资管官网显示,目前,国信资管董事长为成飞,总经理为方强。

去年以来,国信证券方面也对高管队伍进行了多番调整,包括副总裁、首席信息官等,随着成飞的离任,国信证券副总裁还有三位,分别为陈华、杜海江及揭冠周,是否有新人补位也值得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筹备了近3年后,国信资管已于近日正式开业,后续国信证券的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将由国信资管承接。

成飞曾提出,公募业务也许不是券商资管的唯一出路,各资管机构可以发展各自特色。其表示,海外优秀的资产管理机构并不都是做公募业务发家,也不只是做股票等单一品种,业务风格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中国资产管理市场空间足够大,前景非常好,是星辰大海,不同的资产管理机构能走出自己的道路。”

他认为,券商资管应该走高质量的发展道路,摒弃对无效规模的盲目追求和攀比。同时考虑到券商资管的客户群体比公募基金行业更为垂直,以高净值客户为主,券商资管行业还需要进一步把服务做得更加精细化。

然而,如今国信资管子公司刚刚开业,成飞便要离开老东家。

困境待解,东证资管管理规模及市场排名双下滑

对如今处于“低谷期”的老牌券商资管东证资管来说,引入兼具券商高管与一线业务经验的复合型人才,或是强化投研实力和资源整合能力,重塑行业地位的契机。

‌官网信息显示,东证资管成立于2010年7月,是国内首家获证监会批准设立的券商系资管公司,也是业内首家获得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的券商资管公司。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总资产48.68亿元,净资产39.91亿元。

早年间,东证资管以主动管理见长,其“封闭期产品+价值投资”模式一度是业内效仿的方向。凭借元老王国斌的战略架构、陈光明的价值投资体系、任莉的市场运营所形成核心竞争力,东证资管在2015到2021年间实现了高速发展,期间更有多只明星产品涌现。

‌‌但近年来,东证资管发展较为疲软。一方面,随着上述“灵魂人物”悉数离开,公司投研体系出现断层,市场策略延续性被中断;另一方面,在2021年后市场风格切换和行业轮动明显加速,东证资管原有“低换手、重仓龙头”等策略难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或是对其业绩规模带来较大冲击的关键因素。

据东方证券半年报,东证资管2024年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4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逾三成;净利润2.22亿元,较上年同期缩水超四成。截至报告期末,东证资管总管理规模达2249.39亿元,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规模1693.60亿元;东证资管旗下权益类基金表现出色,近十年绝对收益率316.86%,排名行业第2位;固定收益类基金近七年绝对收益率32.80%,排名行业前40%。

2024年末数据显示,东证资管管理规模为1398.91亿元,相较于2023年末的1657.84亿元,规模缩水15%;其排名也从2023年的27名下滑至2024年的33名,跌出行业前三十。

不过,虽然业绩表现较巅峰时期失色较多,东证资管仍在积极寻找新的突破点。东方证券在半年报中披露,2024年下半年,东证资管将继续推进“二次创业”,积极融入公司“大财富”转型战略,建成具备“平台化、多元化、市场化”特征的一流资产管理机构。

如今,东证资管即将迎来资管悍将成飞,能否通过优化管理梯队建设,进一步修复其行业影响力,拿出亮眼成绩,需要靠实实在在的业绩说话。(蓝鲸新闻 胡劼 hujie@lanjinger.com)

AI财评
【东证资管换帅:老牌券商资管的转型突围战】 从财经视角看,此次人事变动折射出券商资管行业三大深层逻辑:其一,投研体系断层已成为老牌机构通病,东证资管在王国斌、陈光明等核心人物离场后,价值投资策略与市场快速轮动的矛盾凸显,2021年以来规模排名双降印证转型紧迫性;其二,券商资管公募化进程中,国信系出身的成飞带来"非公募差异化发展"理念,或推动东证资管重构"平台化+市场化"新生态;其三,行业马太效应加剧背景下,头部机构需平衡短期业绩与长期战略,成飞的固收专长与权益见长的东证形成互补,但能否突破"明星基金经理依赖症",建立可持续的投研工业化体系才是关键。未来观察点在于:新管理层能否在6个月内推出匹配市场轮动的产品矩阵,以及母公司东方证券在财富管理转型中的资源协同力度。(29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