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8
2025

有价值的财经大数据平台

投稿

精品专栏

中信银行营利双增背后零售业务利润大幅下滑,行长芦苇首秀业绩会谈净息差

蓝鲸新闻3月28日讯(记者 金磊)3月27日,中信银行举办了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这也是该行拟任行长芦苇首次亮相业绩会,目前其任职资格尚待监管部门核准。

年报显示,中信银行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136.46亿元,比上年增长3.76%;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685.76亿元,比上年增长2.33%。

息差方面,截至2024年末,中信银行净息差为1.77%,较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

中信银行行长芦苇表示,去年,中信银行营收增速和息差变动都位居同业前列,其中,净息差变动幅度已连续三年跑赢大市。对于2025年的息差展望,芦苇指出,2025年银行业的净息差压力依然较大,当前整体利率仍处下行环境,预计银行负债端降成本难以完全对冲资产收益下降的影响。

截至2024年末,中信银行对公贷款的占比为58.7%,零售贷款的占比为41.3%。在2021年初中信银行曾发布的“新三年规划”中提到,到2023年零售营收在全行占比要超过50%,从2024年的数据来看离50%的目标仍还有一段距离。

在年报中,该行提到坚定践行“零售第一战略”。报告期内,该行零售客户增至1.45亿户、零售管理资产余额提升至4.69万亿元、个人按揭贷款余额超万亿。

不过,该行零售银行业务产生的营业净收入为818.21亿元,同比下降2.08%,税前利润同比大幅下滑42.08%,利润贡献占比降至11.4%。

谈及零售业务资产质量,中信银行董事长方合英表示,去年中信银行零售的资产质量有点压力,主要是受居民债务周期、房地产周期影响所致,呈现的是周期性、行业性特点。

方合英认为,区别于公司业务,零售业务不能单纯的目标驱动考核导向,而更多的要体系驱动能力导向。尽管现在处于周期的冲击中,零售业务轻资本、弱周期、风险分散的特点没有改变,我们应该更好地理解周期、韧性成长,顺应周期、适度调整,穿越周期、扩大优势。方合英还表示,未来将继续坚持“零售第一战略”不改变。

AI财评
**中信银行2024年业绩点评:息差韧性凸显,零售转型承压** 中信银行2024年业绩呈现两大特征:一是**息差表现优于同业**,净息差仅微降1BP至1.77%,连续三年跑赢行业,反映其资产负债结构优化能力,尤其在低利率环境下通过负债成本管控部分对冲资产端收益下行压力。但2025年息差仍面临挑战,需关注存款利率市场化对其负债优势的持续性影响。 二是**零售战略推进不及预期**。零售营收占比未达50%目标,且利润贡献骤降至11.4%,主因房地产周期拖累按揭资产质量。管理层强调"零售第一战略"不变,但需警惕短期业绩压力与长期转型的平衡问题。未来需通过客群细分、非息收入提升(如财富管理)重构零售增长模型,而非单纯依赖规模扩张。 **投资启示**:中信银行对公业务韧性支撑了当前盈利,但零售转型的周期适应力将成为估值分化的关键变量。需观察其能否在房地产风险出清后,依托综合金融优势实现零售业务高质量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