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居然智家7月28日晚间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CEO汪林朋于7月27日在家中不幸身故。目前,公司已推举董事、执行总裁王宁暂代其多项职责,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均正常履职,经营情况一切正常。公告还显示,汪林朋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 43.93% 的股份,其直接及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将按法律法规办理相关手续。
事件脉络
今年4月18日,居然智家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CEO汪林朋被武汉市江汉区监察委实施留置。
7月23日,居然智家发布公告称,收到汪林朋家属转来的武汉市江汉区监察委员会签发的《变更留置通知书》,汪林朋的留置措施被解除,变更为责令候查,且已回到工作岗位正常履职。
7月28日晚间居然智家公告,公司收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CEO汪林朋家属的通知,汪林朋于2025年7月27日在家中不幸身故。公司全体董事推举董事、执行总裁王宁暂代履行公司董事长、法定代表人、CEO、董事会战略和投资委员会主任委员、董事会预算委员会主任委员职责。目前,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均正常履职,公司拥有完善的组织架构及内部控制机制,公司董事会运作正常,已对相关事项做了妥善安排,日常经营管理由高管团队负责,公司经营情况一切正常。
人物履历
公开资料显示,汪林朋出生于1968年,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和中级会计师职称;其1990年起先后任职于商业部财会司、中商企业集团公司、全国华联商厦联合有限责任公司;2001年加入居然之家体系,2001年至2020年12月任北京居然之家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2015年至今任该集团董事长。
2015年至2019年12月,汪林朋先后担任北京居然之家家居连锁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经理、董事长;2019年公司借壳武汉中商上市后,其担任居然智家(原名:居然之家)董事长,2020年底起兼任CEO至今;个人持股居然智家5%以上,是公司实际控制人和最终受益人,近两年力主数智化转型,2024年12月公司更名“居然智家”;同年3月汪林朋以125亿元身家位列胡润全球富豪榜。
业绩困境
然而,居然智家近年业绩承压明显,2024年业绩快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129.6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69亿元,同比下降40.83%。今年一季度,公司营收33.12亿元,同比增长5.58%,但归母净利润2.12亿元,同比下滑39.39%。
对于业绩变动,公司解释主要受国内经济形势波动和房地产市场周期性影响,家居建材市场存量竞争加剧,且公司为支持商户给予部分租金及管理费减免,导致租赁及管理业务收入阶段性下滑。
与此同时,公司现金流也面临考验。据澎湃新闻报道,截至2024年9月末,公司账上现金仅20.82亿元,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和短期借款合计约47亿元。2024年1月,汪林朋引入战投,将10%的居然智家股份转让给北京国资委控股的金隅集团,总价22.42亿元。
行业变局
关于汪林朋的这则消息距离他结束留置、重返岗位仅五天。而在此之前的60天里,红星美凯龙车建兴被调查、富森美刘兵被留置,三位家居卖场巨头掌舵人的接连变动,如巨石投入行业深潭,激起对行业生态的深思。
房地产下行的连锁反应从上游传导至下游家居建材领域,需求萎缩成为悬在行业头顶的利剑。2024年居然智家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2.08%,头部企业尚且如此,中小商家更是举步维艰。线下门店客流锐减,电商分流持续加剧,租金与人力成本居高不下,不少从业者调侃“不是在硬撑,就是在硬撑的路上”。
何以破局
为了破局,转型成为行业关键词。居然智家押注智能家居,红星美凯龙探索轻资产,富森美发力数字化,梦百合、匠心家居等企业则在细分领域突围。但转型之路充满挑战,投入大、周期长,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更深困境,这份压力从掌舵人传导至每一个环节的从业者。
一位行业人士在朋友圈写道:“经历过家电与家居两个行业的周期性变化,鼎盛时期的狂欢,衰退时期的落幕,最近发生太多事情,有痛惜、有惊愕、有迷茫。行业的老板们,同行的同仁们太不容易了。”
家居新范式不由想起,此前曲美家居赵泽龙曾用“负债48亿的二代”自嘲,背后实际上是无数创业者直面困境的倔强;还有在车间里等着发工资的工人、仓库里盯着订单的管理员、门店里始终微笑接待的导购,他们或许不是聚光灯下的大佬,却是支撑行业运转的毛细血管。
当房地产黄金时代的红利退去,在转型的阵痛里、接连的消极事件发生之后,或许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对于处在困境中的企业,如何给转型中的他们多一点缓冲空间?如何让坚守的从业者少一点后顾之忧?如何建立更完善的支持体系,给予失败者重新站起来的机会?这些问题,关乎的不只是一个行业的未来,更是对“成败”之外,那些默默付出者的尊重。
结语
行业的冬天或许漫长,但每个在寒风里前行的身影,都在为春天积蓄力量。他们的坚守,值得被看见,被理解,被温柔以待。
©来源:家居新范式综合自澎湃新闻、界面新闻、中国房地产报、每日经济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