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
2025

有价值的财经大数据平台

投稿

精品专栏

富士康发新车,不想做代工了?


10月18日,代工大王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科技日上,鸿海董事长刘扬伟驾着量产版 Model C 电动车登上了鸿海科技日的舞台。这再次向外界展示了鸿海对汽车行业的重视,以及希望更多的参与其中的心态。

之所以说是“再次”,是因为鸿海不止一次的宣布要深入汽车行业,其在去年也已经发布过新车。当时,也是赶在了年度科技日的时间点上,鸿海发布了家用SUV车型Model C和豪华轿车Model E、电动大巴车Model T。算上今年科技日发布的Model B 和 Model V 电动皮卡 ,鸿海已经发布了六款新能源汽车。

10月18日是是鸿海创办人郭台铭的生日,这一天也因此被定为鸿海科技日,郭台铭本人对汽车业务也是十分重视。对于此次推出的新车,郭台铭就表示“未来富士康一定会重新定义电动车产业。”去年,他曾驾驶Model E现身,今年又驾驶Model B进场。

由此可见,代工巨头大象转身的力度不可谓不大,要知道连正经的新势力目前也很少你呢集齐六款车型。不过,富士康和鸿海现在能做的似乎并不多。

先来看这次发布的几款车。

Model B以 Model C 平台为基础,实现了0.26的风阻系数,续航可以达到450公里,零到 100加速为 6.6 秒。单看这个配置,在一众新能源车型中不算亮眼,毕竟业内同等级车型的起步续航历程已经来到500公里以上。

同时,它们在智能化和自动驾驶上也有着鲜明的特点,并且将这些当做了卖点。而富士康和鸿海在这方面没有做详细的介绍。提到自己的核心技术,鸿海列举了更安全的密度与充电速度,更安全更远的续航里程。软件方面,鸿海则表示将推出HHEV.OS,让其成为软件生态系。而据第一财经报道,其基于MIH平台的自动驾驶技术正在研发中,有望于明年年初发布。

在新车型之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富士康和鸿海已经在电动汽车领域进行了全产业链式布局,涵盖半导体、动力电池、雷达等多个领域。以电池为例,它占据了电动汽车的成本大头,富士康的首家电池工厂已于今年6月破土动工,计划于2024年第一季度在高雄电池厂开始试生产磷酸铁锂电池,规划产能为1.27 GWh。

今年5月,富士康还与马来西亚公司Dagang NeXchange Berhad联手成立合资企业,计划在马来西亚建造并运营一家12英寸芯片工厂,供应电动汽车行业的半导体需求。

尽管做了这么多动作,但其实富士康和鸿海的目的可能还是做代工。其对待特斯拉的态度是,双方不是竞争对手,希望有一天可以帮特斯拉造车。这已经不仅是表态,更像是一份邀约。

文/五行

出品/节点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