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8
2025

有价值的财经大数据平台

投稿

资讯

华南最大创新药企东阳光药港股上市 创新国际化驱动开启新征程

8月7日,东阳光药(6887.HK)正式登陆港股,标志着中国首例“H股吸收合并私有化+介绍上市”方案正式落地,开创了中国创新药企资产证券化新范式。市场预计,随着创新药管线的逐步兑现及新产品商业化的落地,东阳光药未来有望成为千亿创新药龙头企业。

从上市首日市场表现看,东阳光药股价大涨8.3%,市值一度突破357亿元。市场研究人士认为,其在感染、慢病、肿瘤领域的创新能力,以及优质项目持续出海潜力,让东阳光药成长性突出,估值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东阳光药是中国首单H股吸收合并私有化加介绍上市的典型案例,其通过吸收合并一体化运作后,整合成为集完整创新药研发平台、国际化商业体系及生产体系于一体的综合创新医药企业。业内人士指出,东阳光药的此次操作不仅打破了传统资本运作方式的时间壁垒,降低了企业因收购产生的资金摩擦成本,同时还能有效保证股东权益,为产业整合与国际化发展提供可借鉴范例,是积极响应国家“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决策部署的生动体现。

在上市仪式公开致辞中,东阳光药董事长张英俊表示:本次一体化的成功,将加速公司整合优质资源,快速推动创新药管线的商业化和全球化,为可持续增长注入澎湃动能,进一步提升在全球医药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自主创新”是东阳光药始终坚守的内核,其自2003年成立以来,以“用科学研究改善人类生活品质和生命健康”为使命,坚决贯彻创新驱动和国际化战略。目前,公司建立起完整的研发体系,研发实力稳居国内第一梯队:拥有1100多人的研发团队,并吸引多名来自诺华、辉瑞、哈佛大学等国际顶尖机构和药企的海归科学家;构建起覆盖小分子、小核酸、ADC、PROTAC、特异性抗体及CAR-T等多类型药物与先进技术的自主研发体系;自主申请2500多项发明专利,获得抗感染新药研发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专利金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高水平成果和荣誉认证;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东阳光药顺应AI制药潮流,联合华为云、深势科技打造“AI+生物医药”生态体系,首款AI发现的治疗MASH新药HEC169584已进入临床。

战略布局上,东阳光药聚焦感染、慢病、肿瘤三大潜力领域,管线成果频出:在全球拥有150款获批药物,近50款在研创新药,其中3款原创新药获批上市,1款即将上市,10款处于临床II、III期,多款管线具有“First in class”或“Best in class”潜力。其中,东阳光药致力于攻克乙肝功能性治愈的世界难题,研发进度国内外领先;拥有中国唯一的完整自主知识产权泛基因型丙肝治疗方案,全面实现国产替代;甘精胰岛素即将在美国获批上市,或成为首家在美国上市胰岛素产品的中国企业;治疗糖尿病新药奥洛格列净即将获批上市,同靶点最优;特发性肺纤维化新药伊非尼酮临床结果优异,BD出海潜力巨大。

持续的创新能力将带来国际市场竞争力,而这是评估上市药企核心价值的关键。此次港股上市,东阳光药正是契合此逻辑,即从以销售数据为标尺转向以创新药管线及出海潜力为标尺。

目前,公司已建立覆盖全球的销售网络并耕耘数年,搭建起自主品牌与销售能力。其中,阿奇霉素片在德国同类药品市场中占有率排名第一;商务拓展(BD)合作领域,东阳光药亦具备雄厚实力,手握数十个重磅海外BD。2024年11月,东阳光药与英国制药公司Apollo就东阳光药自主研发的HEC88473项目达成海外授权许可协议,总交易金额近10亿美元。

今年以来,创新药政策红利密集释放,行业步入高速成长通道。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港股医药IPO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募资总额上都有所突破。医药生物行业募资金额高达156亿港元,并有10家生物医药企业成功登陆港交所,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12家)。在此背景下,东阳光药一体化的成功,将彻底打通“研发-生产-销售”的闭环,借助统一销售网络加速新药放量并压缩转化周期,兑现协同红利。

展望未来,在创新动能和国际化战略的“双核”推动下,东阳光药将加速向垂直综合型一流药企跃进,实现由“大”到“强”的质变。市场预计,东阳光药市值有望快速突破 500 亿港元,并朝着千亿元门槛迈进。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