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信北交所IPO材料存虚假财务数据 或被终止股票挂牌

搜狗高速浏览器截图20250127095100_副本.jpg

  《笔尖网》文/笔尖观察

111.jpg

  近日,高德信发布可能被终止股票挂牌的风险提示公告。高德信被查出在2018年至2021年期间,通过虚构商企互联网接入、数字电路等服务业务、伪造用户数据等方式,虚增营业收入高达4.52亿元,占同期披露总营收的比例竟达到惊人的60%。

  据悉,高德信的财务造假手段并不复杂,主要是通过与多家供应商和客户勾结,虚构交易,伪造合同和凭证,以达到虚增收入的目的。其中,深圳市圳通通信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成为了高德信财务造假的主要工具。这些公司要么已经注销,要么处于清算状态,经营异常比例极高。

  《笔尖网》关注到,2021 年 11 月 9 日,高德信公开披露《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说明书(申报稿)》、最近三年一期的财务报告及审计报告(申报稿)等文件,所涉报告期为 2018 年至 2021 年,2022 年 4 月公司向北京证券交易所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材料,因上述公开发行文件引用了2018 年至 2021 年年度报告中存在虚假记载的财务数据,导致存在重大虚假内容的情形。因存在上述事项,公司股票自 2025 年 1 月 14 日起停牌。

22222.jpg

  据悉,高德信在北交所申报上市的保荐机构为华安证券。高德信的财务数据存在如此明显的疑点,华安证券却未能在尽职调查中予以发现。

  此次高德信虚假记载财务数据,对于投行业敲响了警钟,提醒它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加强内部控制,提高专业素养,切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笔尖网》将对高德信相关事件的后续进展保持关注。



AI财评
高德信财务造假事件暴露了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体系的严重缺陷,虚增营业收入高达4.52亿元,占同期披露总营收的60%,这一比例令人震惊。这不仅损害了投资者利益,也对资本市场的诚信基础构成了威胁。华安证券作为保荐机构未能发现如此明显的财务造假,反映出尽职调查的不足和投行业务的风险控制问题。此事件应引起监管机构的高度重视,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审查力度,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同时,投行机构应加强内部培训,提升专业能力,确保尽职调查的严谨性,以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对于投资者而言,此事件提醒其在投资决策时应更加审慎,深入分析公司基本面,避免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