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5
2025

有价值的财经大数据平台

投稿

精品专栏

家居后关税时代:跨国、跨区、跨龄、跨界四维升级!

  近期中美关税“休战”,外贸企业获得喘息机会,家居跨境市场重启。90天关税豁免期催生出“争订舱、抢出口”风潮,美线仓位接近“爆仓”状态。然而,“关税大棒”之下,机遇与挑战并存,新形势正倒逼大家居建材行业迈向跨国、跨区、跨龄、跨界的四重升级。

  那么,境外跨国和境内跨区布局,将如何分散区域性风险?跨龄和跨界赛道又如何培育新的市场机遇?家居新范式本期来探。

  境外市场开拓:从产品贸易到品牌出海

  此前急剧飙升的145%关税还历历在目,如今虽然贸易冲突进入缓和期,却并未完全打消家居企业出海的危机感。相反,经历多轮变化,许多家居企业已被锻炼得相对理性,在推动出海扩张的同时,也在积极寻求关税战下的突围之道。 

  首先,家居企业形成共识,纷纷开始降低单一市场风险。尤其是此前美欧市场占比过大的厂商,开拓多元国际市场势在必行,东盟、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成为“香饽饽”。

  作为家居出海的重要平台,展会已为多元国际市场布局作出典范。以北京国际家居产业博览会(下称“北京家居展”)为例,今年3月展会时,吸引了来自马来西亚、印度、越南、韩国、日本等30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卖家。与此同时,展会主办方中展智奥凭借国际资源优势,布局中东欧市场,今年更是成为 WARSAW HOME & CONTRACT 波兰华沙家庭系列博览会中国区战略伙伴,将联动波兰主办方打造中国家居企业“全链路出海方案”。波兰地理优势显著,是“一带一路”入欧重要节点,且与德国经贸往来频繁,约 40%出口额流向德国,这无疑为中国家居企业借势拓展中东欧家居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

  为深度赋能中国家居厂商的“出海”之路,北京家居展近日官宣启动,2026年展会将以前瞻性视野和创新举措推出“多元化跨境服务”,整合海外媒体传播、营销等优质资源,发起海外买家团招募计划,为明年3月开展的新一届展会迎接全球客商奠定基础。

  其次家居新范式发现,美国面对不同国家的关税设置,也使得中国家居产品失去价格优势。这迫使家居企业不得不跳出“低价”的传统贸易思路,转向品牌和供应链出海,通过技术、工艺和设计创新,增强品牌价值赋能。

  尤其是当前多个国家市场出现的消费升级现象,让消费者更愿意买单质价比、颜价比的美好生活。

  跨区域市场布局:发掘“泛北方经济圈”潜力

  作为中国家居产业的重要出口国,贸易冲突使得外贸出口遇阻,由此也促使外贸企业更加重视境内消费市场。加之我国正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家居家装家电“以旧换新”,几千亿元真金白银刺激内销,无疑开启了新一轮的家居消费热潮。

  目前,许多外贸企业都提出外贸内销一体化“两条腿走路”战略,一些企业也在加速“出口转内销”的升级。然而,做内销也不是那么容易,行业“内卷”处处考验家居品牌的综合实力。

  由此,打区域差、精准发力空白市场、实现境内市场的多元化,成为不少家居品牌的策略首选。尤其是,受运输半径、品牌影响力等多因素限制,绝大多数家居企业都有着自己的优势区域,意味着境内仍有多个区域市场空白待挖掘。

  一个显著的现象是,华南和华东的家居企业正加快开拓北方市场。一方面,华南和华东的家居企业外贸出口比重较大,更受关税壁垒冲击,亟需开拓国内多元市场。据中国家具协会数据,2025年一季度,仅是浙江和广东两大省份,家具商品出口额占全国比重达到53%。

  另一方面,“泛北方经济”孕育着巨大商机和庞大市场。从人口来看,据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东北、华北、西北等区域的人口总数高达3.7亿人,若再加上中部省份,市场空间更具想象力;从经济来看,2024年全国GDP增速为5%,其中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等省市增速超越全国平均水平。

  家居企业进军北方市场,其一重要途径是借助展会,吸引全国各地的经销商、代理商、设计师等群体。而北京家居展作为北方旗舰大展,深耕北方市场30余年,辐射京津冀、东三省、华北核心经济圈,并加速触达中西部潜力市场。

  根据家居新范式多年跟踪各大展会的观察看,北京家居展在北方市场的独特优势着实显著。2025年,北京家居展有55%的观众来自华北地区,10%的观众来自东北地区,成为各大家居厂商对话北方专业买家无可替代的平台。在观众类别中,经销商/代理商占比达44%,建材家居卖场和设计师渠道占比均超过10%。

  新消费增长极:填补跨龄赛道市场空白

  在“双循环”经济发展思路下,家居市场中有一些热门品类市场在全球引发“共鸣”。以不同年龄段的客户群需求来看,北京家居展深度拓展的三大高潜力赛道极具代表性:

  一是智能家居方面,能实现家庭环境自动化、互联化和智能化的智能家居,正从科幻小说走入现实生活。根据Statista调查数据,截至2022年,英国、美国智能家居渗透率分别高达45.83%、43.80%,而中国智能家居设备渗透率仅为16.63%。时至今日,我国智能家居赛道仍然蓝海巨大。

  二是户外家居方面,户外活动成为年轻人的精神领地。城市生活压力之下,年轻人寻求精神放松,庭院聚餐、泳池派对、露营烧烤等户外生活常态化,家长也更愿意带孩子亲近自然。

  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户外家具市场规模为532.7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560亿美元,并在2032年达到814.4亿美元,2025-2032年间年复合增长率为5.5%。

  三是适老家居方面,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适老家具特别是“适老化改造”成为家居行业的热门概念。此外,适老化智能家居,如电动护理床、健康传感、智慧康养等产品,都将瞄准老年群体的健康和安全需求。

  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3亿,占总人口22%,预计2035年将突破4亿。其中70%仍选择居家养老,但近六成老年人住宅建成于2000年前,缺乏防滑地砖、无障碍扶手等基础适老设施。《2025中国适老化家居报告》指出,当前适老化定制市场规模已达420 亿元,年增长率40%,预计2030年将突破2000亿元。

  家居新范式注意到,上述三大高潜赛道的政策东风都很强劲。其中,国家6部门今年初印发的关于做好2025年家装厨卫“焕新”工作的通知中,将智能家居、居家适老化改造产品列为重点补贴的五大类之一。工信部 “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 覆盖城市达200个,北京、上海对适老化改造提供最高30%补贴,单个家庭最高可获5万元支持。

  紧跟行业发展趋势,2026年北京家居展将汇聚家居产业资源,以更高维度和视野提升产业效能,助力新产品和新场景实现市场化落地。

  从单品到生态,家居产业链加快跨界融合

  家居企业寻求新的市场增量,除了布局多元市场、高潜品类外,还离不开拓展多元业务。家居新范式发现,近几年来,家居建材行业掀起跨界融合变革,围绕主业做跨界合作、跨界技术、跨界业务等新模块。

  家电领域,顾家家居先后成立家用电器销售及研发公司,希望通过跨界家电业务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顾家家居与美的集团的关联关系,也为其提供有力的技术和业务支持。

  全屋定制领域,三棵树作为涂料公司,开始试水定制家居赛道,在红星美凯龙开设首家高端全屋定制直营门店。九牧、箭牌等企业也投身于跨界定制家居浪潮,启动橱柜衣柜定制项目。

  智能家居领域,好莱客与蜂助手、好太太等企业共同投资合资公司,打造全新的智能家居物联网开放平台。从传统家居如志邦家居、索菲亚等企业,到科技公司如华为、小米等巨头,众多玩家纷纷瞄准智能家居产品及生态。

  作为家居全产业链的聚集平台,领先展会也在积极推动跨界融合和跨界协作。2026年,北京家居展将以融合展面貌视人,带领产业打通产业链之间的合作通道,推动供需双方实现精准对接,激发跨界创新势能。

  种种迹象不难看出,家居建材行业正从单一业务转向多元业务,整+矩阵还将继续成为诸多企业拓展营收的新增量。

  结语

  在家居出海进入“后关税时代”的当下,跨国多元布局、跨区域市场补位、抢滩跨龄市场空白以及跨届融合落地,是打破不确定性的确定性“组合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