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证资管噩梦三年:公募基金管理规模缩减1033.23亿!

f236ebdf-4173-4d50-9f55-342802f52598_副本.jpg

  《笔尖网》 文/笔尖观察

  在公募基金行业,资产管理规模直接影响着基金管理公司的运营收入。如果某基金公司管理规模出现了持续性的锐减,意味着在加速被淘汰。

  《笔尖网》发现,2021年-2024年,持续三年资产管理规模缩减均超百亿元的基金管理公司仅有一家,那就是上海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证资管),并且这种下降的趋势并没有实质改变的迹象。

  东证资管可谓是噩梦三年,何时才能摆脱眼下困局?

  规模狂降超千亿

  来自同花顺iFinD的数据显示,2021年年底,东证资管旗下公募基金总资产净值2696.22亿元,然而,三年后的2024年年底,这一管理规模仅有1662.99亿元,三年期间,管理规模下降了1033.23亿元,降幅高达38.32%。

  具体来看,2022年年底,东证资管旗下公募基金总资产净值为2071.21亿元,与上年相比锐减626.01亿元,降幅为23.21%;2022年管理基金的总份额为1637.00亿份,同比减少了173.03亿份,净赎回率高达9.56%。2023年年底,东证资管旗下公募基金总资产净值为1833.63亿元,与上年相比再度锐减237.58亿元,降幅为11.47%;2023年管理基金的总份额为1597.03亿份,同比减少了39.97亿份,净赎回率为2.44%。

  时至2024年年底,东证资管旗下公募基金总资产净值为1662.99亿元,与上年相比再度锐减170.64亿元,降幅为9.31%;2023年管理基金的总份额为1425.43亿份,同比减少了171.60亿份,净赎回率为10.75%。

  值得注意的是,东证资管的基金数量在不断“扩容”,2022年-2024年年底的基金数量分别为87只、101只、111只;而期间的净赎回率分别为9.56%、2.44%、10.75%。

  不得不说,东证资管管理的公募基金规模在持续大幅下滑,并且还没有“止泻”的迹象。

  不止如此,《笔尖网》还发现,东证资管的年度净利润(合并)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2021年,该公司实现净利润为143792.32万元,2022年净利润则锐减至82820.29万元,同比下降42.4%;2023年,该公司净利润为49058.22万元,同比再度锐减40.77%。2024年中报显示,东证资管的净利润仅为22200.00万元,如果下半年没有明显增长的话,净利润将再度下滑。可谓是噩梦连连。

  何以解困?

  针对东证资管管理的公募基金规模持续缩减及净利润的持续萎缩,有业内人士表示,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规模缩减,可能导致管理费收入的减少,进而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管理规模的缩减可能反映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下降,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缩水,可能是由于业绩不佳、市场波动大以及新发产品困难等原因。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通常会考虑基金公司的历史业绩和规模,管理规模的缩减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在投资者心中的品牌形象,从而影响其市场份额和客户信任度。

  观察东证资管的管理业绩,大家很容易发现其噩梦的来源。

  据天天基金网数据,东证资管旗下有2只股票型基金,旗下股票型基金近6月、近1年的平均回报率分别为7.88%、3.88%,而同期同类基金的平均回报率分别为19.48%、19.24%,同期沪深300指数涨跌幅分别为17.09%、15.93%。显然,股票型基金的收益率远远低于同期的同类基金和沪深300指数。

  东证资管旗下有122只混合型基金,旗下混合型基金近6月、近1年的平均回报率分别为12.19%、14.32%,而同期同类基金的平均回报率分别为15.96%、15.82%。可见,混合型基金的收益率依然跑输同期同类基金和沪深300指数。此外,近3年、近5年,东证资管旗下混合型基金的平均回报率分别为-11.13%、13.80%,同期同类基金的平均回报率分别为-12.87%、23.06%。也就是说,从中长期看,东证资管旗下混合型基金在下跌时稍微抗跌,但在上涨时,却远远跑输同类基金。

  业内人士分析称,东证资管以主动管理见长,但旗下明星产品(如东方红系列)业绩不及预期,可能削弱投资者信心。例如,2021-2022年部分权益类产品因重仓消费、医药等板块,受行业调整影响较大。过去依赖渠道推动的爆款基金热潮退去,若后续产品缺乏持续赚钱效应,资金流入可能放缓。在基金销售层面,该公司依赖银行、第三方代销渠道的销售模式遇合作调整(如费率改革、渠道主推竞品),也在影响新发产品募集规模。

  何以解困?何时解困?东证资管噩梦还有多长?《笔尖网》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