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网》/笔尖观察
随着市场震荡及基金净值下跌,基金公司的在管规模变动也是情理之中,且在基金行业中的排名也相对固定。然而,中庚基金却打破了行业的这种规律,短短两年,在管规模排名极速下滑43个名次。
事出反常必有妖!
在管规模排名极速下滑
截至2024年末,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32.83万亿元,在2024年6次刷新规模新高。较2023年末的27.27万亿元增长20.39%,较2022年末地25.75万亿元更是增长27.5%。其中,2024年的非货管理规模共计18.66万亿元(不含估算),较三季度末略有下滑,较2023年末增长2.84万亿元,这一增量主要倚赖于债券基金和指数类产品的规模增长。
然而,并非所有公募基金均乘上了这波东风,有些基金公司管理规模不升反降。
《笔尖网》注意到,在2024年,可比的194家基金管理公司中,有69家占比35.57%的基金管理公司的在管规模出现了下滑,且有21家基金公司的规模排名下降超过10个名次。中庚基金在排名下滑的道路上一路领先。
具体来看,2024年年末,中庚基金旗下6只基金的总资产净值136.45亿元,与上年相比下降了167.18亿元,变化率达到-55.06%;该基金公司在管规模行业排名为第131名,与2023年年末的第100名相比,下降了31个名次。规模排名在一年内出现超过30个名次的异动,在基金行业极为罕见。
如与2022年年末相比,中庚基金规模排名更是下滑43名。在2022年年末,该公司在管规模为363.28亿元,业内排名为第88名。
从季度的规模变化上看,中庚基金管理规模已经连续7个季度下跌,中庚基金管理规模在行业中由2023年一季度末的第85位下滑至2024年四季度末的第132位,7个季度内规模排名下滑了47名。
正常情况下,基金公司管理资产的规模排名不会有太大改变,中庚基金的排名异动背后有何隐情?
明星基金经理人走楼空
联想到邱栋荣的辞任基金经理,叠加投资回报率的低迷,我们不难理解中庚基金的“末路狂花”困局。
2024年7月21日,中庚基金公告称,丘栋荣因个人原因于7月19日离任公司副总经理,并卸任了中庚小盘价值、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期、中庚价值领航等5只产品的基金经理。邱栋荣2018年加入中庚基金,曾任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一职,卸任前其管理规模约占公司资产管理规模的77%,他也是中庚基金第4大股东,持股9.73%。
众所周知,丘栋荣是业内顶流明星基金经理,以低估值价值投资闻名,并且长期业绩优秀。丘栋荣旗下5只基金,其中4只基金的任职年化回报在10%以上,同类均排名前1/10。
业内人士认为,丘栋荣犹如中庚基金的定海神针,其在位时大家觉察不到什么,但一旦其离职,就如同大厦将倾。在丘栋荣离任之前,市场已听到风声,部分资金提前撤离丘栋荣管理的5只产品。
《笔尖网》注意到,2024,中庚基金旗下基金的管理业绩已经疲态尽显:据同花顺iFinD显示,中庚基金旗下偏股基金的平均回报率为0.20%,远远跑输同类基金4.45%的平均回报率,更是跑输同期沪深300指数14.68%的涨幅;其业绩排名在可比的161家基金公司中位居第118名。
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中庚基金目前由4位基金经理管理着6只产品,其中,刘晟任公司投资部研究部总监,基金管理年限不足1年,在管基金近两年亏损超10%;其余3位基金经理的投资经理年限,吴承根为4年,陈涛为3年,孙潇不足1年。
基金经理的经验不足,直接在选股上体现出来。截至去年年底,中庚基金旗下基金重仓的前五大股票,分别是鸿路钢构、华夏航空、安井食品、润丰股份、安图生物,持仓市值占总净值比例分别为6.53%、5.67%、4.56%、4.51%、4.32%,且较上期均有明显的增仓。近3个月,上述5大重仓股涨跌幅分别为-3.61%、-25.47%、-19.67%、-8.05%、-8.05%。
基金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管理费,管理费的增长主要来自基金规模的增长。对于中庚基金来说,没有明星基金经理的加持,还能坚持走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