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网》文/笔尖观察
近日,上海宝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济药业”)在港交所披露了上市申请书,中信证券、海通国际为其联席保荐人。宝济药业成立于2019年,专注于大品种生物药物的研发,致力于通过替代源自动物器官、血液或尿液的生化提取产品,或以其他方式升级现有治疗手段。然而,尽管宝济药业在研发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其核心产品的专利问题和高估值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宝济药业的核心产品包括KJ017、KJ103及SJ02,其中KJ017和SJ02均处于NDA阶段。KJ017是中国首款进入新药申请阶段的重组人透明质酸酶,其专利申请情况尤为引人关注。
招股书显示,KJ017共申请了五项专利,其中三项均处于申请待决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公司未来发展埋下了不小的隐患。相比之下,市场上已有多款重组人透明质酸酶及相关制剂获批上市,但宝济药业的KJ017在专利方面尚未完全获授,这意味着其市场竞争力可能受到影响。
另一款核心产品SJ02是一种长效重组人卵泡刺激素(FSH-CTP),适用于接受辅助生殖技术治疗的女性中。虽然SJ02能够减少注射次数并改善患者治疗体验,但其申请的五项专利中仍有两项未获授予。这将对其商业化前景产生一定的影响。
招股书显示,2023年和2024年1-9月份,宝济药业实现收入693万元和444万元,同期期内亏损及全面亏损总额分别为1.6亿元和2.6亿元。
此外,宝济药业的长期亏损使其依赖外部融资,2020年11月至2024年12月期间完成了六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15亿元。
综上所述,宝济药业在核心产品部分专利未获授予的情况下,仍获得了高估值。未来,宝济药业能否顺利实现商业化成功,仍需市场的进一步检验。
《笔尖网》将对宝济药业此次赴港IPO的后续进展情况保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