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增受理基金达27只!华夏基金管理业绩弱但规模扩容“猛”

搜狗高速浏览器截图220250220161403_副本.jpg

  《笔尖网》/笔尖观察

  截至2月19日,今年以来已有29个交易日,上证指数走出13阳16阴,可谓横盘整理,区间微跌0.01%。不过,基金投资市场却暗流涌动,目前总管理规模排名第二的华夏基金,新年以来新增报会基金27只,且全部被受理,新增获批基金6只,目前正在发行基金2只,发行成功基金5只。其中,新增受理基金数量遥遥领先,远超处于并列第二名的广发基金和永赢基金(两家基金新年新增受理基金均11只)。

  “大象狂奔”!这是华夏基金的目前姿态。有业内人士质疑:公募基金行业有望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华夏基金如此大规模发行新产品有倒行逆施之嫌。

  证监会两周接收华夏基金27份申请

  据同花顺iFinD数据,1月9日至1月26日,短短两周时间,证监会接收了华夏基金提交的27只基金的申请材料。华夏基金扩充规模之急切,跃然纸上。

  从华夏基金申请发行基金的类型来看,股票型基金1只,债券型基金9只,混合型基金10只,FOF基金1只,ETF基金有6只。其中,唯一的股票型基金是华夏量化选股股票基金,该产品材料接收日为1月24日,受理决定日为2月7日,受理时限15天。唯一的FOF基金产品是华夏财富优选一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中基金,受理时限仅仅3天。

  华夏基金申请的混合型基金产品包括华夏卓越成长两年持有期混合、华夏成长动力混合、华夏稳健回报混合、华夏臻选回报两年持有期混合、华夏信远一年持有期混合、华夏红利价值一年持有期混合、华夏臻选价值成长混合、华夏资源精选混合型发起式、华夏资源龙头混合型发起式、华夏品质生活混合等。

  今年以来,华夏基金新增获批基金有6只,债券型基金有2只,分别为华夏安和债券、华夏鼎合债券;ETF基金有4只,分别为华夏上证智选科创板价值50策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华夏上证科创板2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联接基金、华夏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华夏上证科创板综合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

  华夏基金为什么突击申请新基金产品呢?

  但根据新国九条等文件精神,推动行业回归本源、树立正确经营理念、处理好功能性和盈利性关系,需要全面加强基金公司投研能力建设,丰富公募基金可投资产类别和投资组合,从规模导向向投资者回报导向转变。华夏基金却在疯狂发新基金,大有跟超易方达基金夺得规模第一的架势。

  权益管理业绩跑输行业平均水平

  2月5日晚间,中信证券发布关于华夏基金2024年度业绩快报的公告。未经审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华夏基金总资产202.34亿元,总负债63.02亿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华夏基金母公司管理资产规模为2.46万亿元。数据显示,2019年华夏基金总规模达到1.03万亿元,2020年至2023年间,华夏基金规模从1.46万亿元增长至1.89万亿元,2024年底更是达到2.46万亿元,连续多年保持正增长。

  尤为注意的是,华夏基金在ETF、养老金、公募REITs等多个细分领域在业内规模“登顶”。其中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华夏基金以6584.81亿元的非货ETF规模位列行业首位,较2023年底增加了2568.02亿元,增幅接近64%。2024年华夏基金累计上市13单公募REITs,是境内管理单数最多、管理规模最大的公募REITs管理人。

  在运营业绩方面,在2022、2023年营业收入、净利润连续两年同比负增长后,华夏基金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在2024年重新回到正增长轨道。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0.31亿元,净利润21.58亿元,综合收益总额21.81亿元。相比2023年的73.27亿元的营业收入和20.13亿元的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9.61%、7.2%。

  营收正增长依靠管理规模的快速增长。不过,其管理业绩却意外跑输业内平均水平。

  据同花顺iFinD数据,华夏基金旗下的偏股基金近3年平均收益率为-16.49%,跑输业内同类公司-15.47%的平均业绩,也跑输同期沪深300涨跌幅-15.29%,在可比的149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76名。近5年,华夏基金旗下的偏股基金平均收益率为17.94%,跑输业内同类公司19.51%的平均业绩,在可比的116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57名。

  短期来看,华夏基金的主动管理业绩更弱:近3月,华夏基金旗下的偏股基金平均收益率为2.58%,跑输业内同类公司3.52%的平均业绩,在可比的171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103;今年以来,华夏基金旗下的偏股基金平均收益率为4.81%,同样跑输业内同类公司5.22%的平均业绩,在可比的166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77名。

  华夏基金旗下基金2024年四季度的前两大重仓股分别为贵州茅台和中国平安,持股市值占净值比分别达1.68%、0.90%,但两只股票近3月分别下跌2.87%、7.73%。

  管理规模排名第二的基金公司,业绩却跑输业内平均,这一对比数据着实令人吃惊。


AI财评
华夏基金在2024年初的基金发行策略显示出其强烈的规模扩张意图,短期内提交了27只基金的申请,远超同行。这种“大象狂奔”的策略虽然可能短期内提升管理规模,但与其权益管理业绩跑输行业平均水平形成鲜明对比。华夏基金在ETF、养老金、公募REITs等细分领域的规模领先,但其偏股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在近3年和近5年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显示出其投资管理能力的不足。此外,其重仓股如贵州茅台和中国平安近期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这种规模与业绩的不匹配可能对投资者信心造成影响,也反映出华夏基金在追求规模增长的同时,需要更加注重提升投资管理质量和业绩表现,以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