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网》/笔尖观察
在光伏行业持续内卷的背景下,晶澳科技作为行业内的重要企业,其一举一动都备受市场关注。近日,晶澳科技发布了一则重磅消息,计划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这一举措背后,既有着企业对全球化布局的深远考量,也折射出其在A股上市5年来所面临的种种挑战与困境。
晶澳科技自2019年在A股借壳上市以来,开启了频繁的融资之旅。据统计,在这5年间,公司先后完成了三次定向增发和一次可转债发行,累计直接融资高达266.6亿。如此大规模的融资,本应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推动其在光伏领域大展拳脚。然而,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简单。
尽管融资不断,但晶澳科技的负债率却呈现出居高不下的情况。截至2024三季度末,公司的短期借款100亿元,长期借款136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5.5亿元,负债率更是达到了72.15%。这表明公司在资金方面始终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不断攀升的借款和应付款成为了企业不得不背负的沉重包袱。
从业绩表现来看,晶澳科技的情况也不容乐观。2024年,公司预计巨亏45亿至52亿。
曾经连续8年盈利的晶澳科技,如今却陷入了巨额亏损的泥潭,令人不禁唏嘘。而导致业绩大幅下滑的原因,除了计提减值的因素外,更为关键的是公司毛利率的急剧下降,有媒体报道称,晶澳科技的毛利率从此前的行业领先水平骤降至垫底。这反映出公司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了优势,盈利能力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与此同时,晶澳科技通过定增和可转债融资新建的多个募投项目也出现了盈利不及预期或完工时间延迟的问题。例如,“包头晶澳(三期)20GW拉晶、切片项目”的建设期就被延长至2025年6月。这些募投项目的不如意,不仅影响了公司的整体发展战略,也进一步削弱了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
面对国内光伏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日益严峻的形势,晶澳科技选择赴港IPO,无疑是希望通过拓展海外市场,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和发展机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更为广阔的资本市场和丰富的国际资源,能够为晶澳科技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和国际化的发展平台。此外,借助港股上市,公司还可以提升自身的国际品牌形象,增强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笔尖网》将对晶澳科技赴港IPO的后续进展,公司的业绩表现保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