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半颗
编辑|方圆
排版|王月桃
半年报业绩未到,各大酒企半年会议率先密集召开。茅台、郎酒、西凤、丛台、枝江等酒企相继亮出中场答卷:有人营收利润双过半,有人晒出渠道开瓶翻番,也有人再度敲响存量时代的警钟……
面对2025年下半场,多家酒企选择发力产品和渠道两端。产品端,他们或深挖品质、制定标准,或直接切入低度年轻化赛道;营销端,则选择在场景化、体验化和数智化上排兵布阵。这场产品力与营销力的双轮驱动,决定了谁能在存量博弈中,拿到下半场的主导权。
图片来源:酒讯制图
01
上半场安稳
跟随半年会议而来的,先是酒企们的好消息。茅台、西凤酒、川酒集团、郎酒、丛台等企业接连抛出超预期的数据,让向来紧绷神经的从业者们多少松了口气:在深度调整期,白酒板块依旧跑出了不错的增速曲线。
除了茅台酱香酒公司披露上半年已完成既定经营任务,川酒集团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7.5%,酒业板块劲增27.4%,利润总额提升15.5%,顺利实现“双过半”。
图片来源:茅台融媒体中心
郎酒则亮出了红运郎的成绩:出货量比去年同期再增一成,全年300吨的投放计划,仅剩不到50吨即全部完成。
西凤酒旗下15年6年、玖藏西凤酒品牌均宣布“任务提前超额完成”,前者“提前兑现目标”,后者则实现14%的销售额增幅,11位经销商提前超额完成全年任务,99%经销商完成半年任务。
枝江酒业披露核心市场销量增长33%,新招商53个,吨酒耗水、耗电、耗气多项指标双位数下滑。丛台酒业更是在“聚焦开瓶”策略下,实现分销、宴席场次、开瓶率同比翻番,未来将继续朝着“百亿俱乐部”冲刺……
图片来源:酒讯制图
整体来看,中场成绩顶住了压力。但如果把视角拉进高管们的会场发言,“谨慎”二字却贯穿始终。
郎酒董事长汪俊林在青花郎经销商半年工作会上直言,白酒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周期性寒冬,“郎酒已经做好了迎接这一轮寒冬的充分准备。”
面对这场寒冬,李渡酒业则认为御寒的“棉衣”和开启新周期的“钥匙”同样重要。李渡酒业总经理汤司令表示“棉衣和钥匙都需要,都不可或缺。”
舍得酒业管理层更是强调了当下处于存量市场,并把“效能”一词提上了高度。复星全球合伙人、文化饮食集团董事长钱顺江认为,行业已从增量时代迈入存量时代,过去比拼的是速度,而现在必须比拼效能。
整体来看,各大酒企的态度较为一致——谨慎中不失希望。需求收缩、价格倒挂、渠道分化仍在持续,2025能否最终胜出,关键还要看下半场怎么打。
图片来源:摄图网
02
雕琢产品力
市场需求收缩得越明显,酒企对产品力的反复雕琢就越迫切。过去几年中,渠道、价格红利带来的加速发展,正逐渐变为存量时代的潜在竞争。若没有一张真正能打的好酒底牌,高增长终究难以为继。于是,在各家公司下半年规划中,优化产品矩阵、打磨产品品质、冲击新品类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
舍得、郎酒、枝江酒业选择了在产品品质上下手。舍得酒业董事长蒲吉洲表示,研发端要夯实老酒战略,聚焦“令人尖叫的好产品”,将产品研发与公司战略深度融合,让科研成果更好地赋能品牌与营销;郎酒董事长汪俊林则强调“极致三品”(极致品牌、极致品质、极致品味)路线,将继续为消费者带来更具价值的服务和产品;枝江计划把年份酒系统工程再向前推进一大步,强化基酒品质控制,构建“盲评 + 三部门联评”的防火墙,并将向前推动《柔雅型白酒》团体标准与年份酒认定,借品质权威背书提升品牌价值。
川酒集团、汾阳王等酒企,则围绕产品结构优化展开。川酒集团将提速打造重点价格带“拳头产品”,树立“民酒典范”品牌形象;汾阳王则选择继续坚定推进核心标品战略,优化产品结构,重塑价值标杆。
图片来源:酒讯制图
在存量博弈里,仅靠打磨品质还不够,一部分企业选择继续进行产品创新,并将棋子落在香型、度数和消费圈层上。
枝江进行香型创新,开展七粮清香、复合香型白酒、多粮大曲等工艺实验;泸州老窖则实施度数创新,将适时投放28度国窖1573,并考虑开发更低度数产品。
五粮液选择深化了低度化战略,将推出29度五粮液,并计划在国际渠道引入鸡尾酒、气泡酒形态,构建一条跨文化的创新产品带。同时,五粮液计划组建年轻化专班,汇聚内外部资源,研发更符合年轻人口味与审美的新产品,目前已落地“五粮·炙造”潮流体验店,配套打造专属互动场景,立体化触达 Z 世代。
实施年轻化战略的不止五粮液一家,这几乎成为酒企半年会上的必备议题。广科管理咨询首席策略师沈萌认为,酒企在此时加码年轻消费群体的深层动机,一方面是年轻人逐渐成为消费主体,酒企逐渐注重年轻人的消费偏好,另一方面是整体消费需求出现结构性下滑,所以酒企也会根据市场的变化进行策略的调整。
茅台葡萄酒公司选择聚焦产品差异化创新,加速布局年轻化、健康化赛道,开辟文化消费新增长点;枝江则针对年轻人和海外市场,开发设计新品;此外,泸州老窖、丛台酒业等品牌,也均提到了年轻化动作。
图片来源:茅台葡萄酒公众号
03
激活营销力
产品为王的支撑点是消费者为王,白酒企业发现,“卖什么”与“怎么卖”本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因此,在确立了更精细的产品策略后,多家企业继续创新营销模式,围绕场景化、体验化和数智化三条主线,着手锻造新的销售引擎。
场景化是酒企们祭出的一把利刃。茅台喊出“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型的口号,商品与服务并举;五粮液在传统品饮基础上外拓边界,积极打造年轻化、时尚化、潮流化的体验场景,持续加大力度拓展宴席场景、收藏场景、定制场景、悦己场景、跨界场景等;郎酒则把消费者带进庄园,把龙马酒庄、郎酒庄园作为品牌故事原点,坚持酒庄体验营销不动摇。
除此之外,川酒集团选择开放式定制业务模式,构建多层次、全场景的定制生态体系,打造城市定制中心;汾阳王、舍得、丛台也通过强化宴席运营、打造生活方式等方面,强调场景化营销的重要性。
图片来源:川酒集团公众号
场景之外,消费者的体验和需求成为另一张王牌。茅台强调,白酒行业正加速从以商品为中心的时代,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商品时代或者是“商品+服务”的时代。要牢牢把握“服务”核心,以消费者为中心,从“找到消费者、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入手,精准定位目标客群,拓展多元触达渠道。五粮液、枝江等酒企,也表示将继续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做好消费者培育。
伴随着营销前端的革新,后台也在同步换挡,多家企业再次强调“数智化”进程。川酒集团强调要构建数字化营销体系和数字化品控体系,期望用数据驱动差异化品牌价值;西凤酒正向“市场深耕+C端运营”模式转型,通过电商运营思维,打通线上线下链路;丛台则用“组织、管理、数智”三轮驱动,提升市场反应速度。
图片来源:摄图网
整体来看,白酒市场依旧动荡,酒企们的动作却愈发扎实:产品往深里做、场景向新处延、消费者的需求往精处挖。谁能把酒酿得更好、卖得更贴心、算得更精细,谁就能在下半场守住阵地、赢得机会。
九德定位咨询公司创始人徐雄俊也提醒,酒企要学会精兵简政、开源节流,先活下来,等到大环境转好,再蓄力发展,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在行业面临着产能、品牌过剩的当下,酒企想长远发展,必须要找准自己的定位,找到消费者非卖不可的理由,才能真正翻身。
转载说明:禁止未经授权转载或改编,否则依法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