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2025

有价值的财经大数据平台

投稿

精品专栏

泡泡玛特市值破4000亿港元,王宁放话:今年营收300亿很轻松

文 / 零度 

来源 / 节点财经 

“今年年初时,我们希望能够做到200亿,但是感觉今年300亿也很轻松。”在今日举行的泡泡玛特2025年中期业绩会上,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表示。

就在昨日,泡泡玛特公布了2025年中期业绩,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均超去年全年。在业绩说明会上,王宁一脸笑容,这位年轻的企业家,正在带领这家潮玩企业创造更多历史。

8月20日开盘后,泡泡玛特股价飞速拉升,总市值首次突破4000亿港元大关。

这场业绩发布会上,王宁以及泡泡玛特的高管们谈到了业绩、IP、全球化以及供应链,《节点财经》梳理了几个关键点:

01 业绩:营收、净利润均超去年全年

8月19日,泡泡玛特披露2025年中期业绩。财报显示,上半年泡泡玛特营收为138.8亿元,同比增长204.4%,经调整净利润为47.1亿元,同比增长362.8%。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70.3%,同比提升了6.3个百分点,多项数据创下历史新高。

这一数据受到了市场的关注,发布会的开头摩根士丹利就直截了当问了业绩指引。身穿西装、打着领带的王宁看上去很放松,他笑着说,“我记得今年年初的时候,我们说还是非常有信心的,公司基数在越来越大,但我们有信心达到50%的整体增长。去年是100亿,今年希望能够做到200亿。现在感觉今年应该300亿也很轻松,但实际上对于整个公司,其实我更关注健康度。”

《节点财经》看来,能有如此卓越的财务表现背后,有着多方面深层次的驱动因素:

IP矩阵的强大驱动

今年泡泡玛特的业绩飞升,最关键的因素就是超级IP的爆发性增长。LABUBU所在的THEMONSTERS系列无疑是泡泡玛特上半年业绩增长的最强引擎。该系列在上半年实现营收48.1亿元,占总营收的34.7%,同比增长幅度更是达到惊人的668%。

LABUBU的爆火绝非偶然,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融合了潮流与个性,满足了当下消费者对于独特审美和自我表达的追求。通过与KAWS、空山基等国际知名艺术家联名,推出限量版搪胶毛绒玩具,极大提升了产品的艺术价值和收藏属性,在二手市场上溢价最高可达10倍。

除了爆款IP之外,经典IP也在持续焕新。

《节点财经》注意到,泡泡玛特旗下的MOLLY、SKULLPANDA、CRYBABY和DIMOO等经典IP同样表现出色,营收均突破10亿元。以MOLLY为例,“元宇宙宇航员”系列,在天猫旗舰店首发当日便售罄,成功激活了老用户的消费热情,同时吸引了新的年轻客群。

DIMOO与敦煌博物馆联名,将传统文化元素巧妙融入潮玩设计,不仅丰富了产品内涵,也借助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拓展了海外市场,海外市场销量占比提升至35%,进一步扩大了品牌的全球影响力。

02 成本:毛利率升了、费用降了

今年上半年,泡泡玛特的毛利率至70.3%,同比提升6.3个百分点,创下历史新高。

《节点财经》看来,泡泡玛特毛利率攀升有多方面原因。从产品结构看,高毛利的毛绒产品占比提升,以及MEGA珍藏系列等高端产品的营收增长,优化了整体产品的毛利结构。

从成本控制角度,随着海外市场销售占比提升,海外定价高于国内,拉高了整体毛利率,海外市场毛利率高达75.5%。

此外,集团外采商品比例减少,优化了采购成本,使毛利率提高了1.5个百分点;授权费、模具费等占比下降,也促使毛利率提高了0.8个百分点。更重要的是,规模化效应使得生产成本得以摊薄,进一步提升了毛利率水平。

更值得关注的是销售及管理费用率下降。

上半年,销售及管理费用率从去年同期的约39.7%下降至29.8%,同比下降9.9个百分点。这主要得益于公司在运营过程中不断优化管理流程,提高运营效率。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供应链管理效率,利用AI预测需求、动态调整产能,库存周转率同比提升18%,有效减少了滞销品减值损失。

《节点财经》注意到,在全球组织架构调整后,各区域总部的设立使得决策更加贴近市场,运营更加本地化,减少了不必要的管理成本和沟通成本,从而实现了销售及管理费用率的下降,提升了利润空间。

03 全球化:四大区域市场高速增长

提及泡泡玛特今年的核心关键词,一定是全球化。

今年以来,LABUBU热潮席卷国内外,线上线下“一娃难求”。蕾哈娜、Lisa等明星的追捧让LABUBU频繁霸占热搜,TikTok相关短视频累计播放量达数十亿次,Instagram上百万级的精美图片和动态分享持续刷屏。

细看泡泡玛特在全球化的成绩,《节点财经》总结了四句话:中国市场稳扎稳打、亚太市场深度渗透、美洲市场强势突破、欧洲市场稳步拓展。

中国市场稳扎稳打:中国市场是泡泡玛特的根基。

上半年来,除了常规的线下门店和线上电商渠道,还积极与各大热门商圈、文旅景点合作,举办主题展览和快闪活动,吸引了大量人流。

例如,在上海迪士尼乐园周边开设的主题门店,借助乐园的高客流量,单店月销售额屡创新高。同时,针对不同地区的消费特点,推出具有地域特色的限定产品,如成都的熊猫主题系列、西安的兵马俑联名系列等,有效激发了当地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推动中国市场营收实现135.2%的同比增长。

亚太市场深度渗透:亚太市场是泡泡玛特全球化布局的重要板块。

在东京、新加坡、曼谷等热门旅游城市的机场和商圈,泡泡玛特的门店成了游客必打卡的地点之一。此外,泡泡玛特还与亚太地区的知名娱乐公司合作,将IP形象植入到当地的影视作品和综艺节目中,扩大了品牌的影响力。

例如,与韩国某知名娱乐公司合作,推出了限定版偶像团体联名潮玩,在韩国市场引发了抢购热潮,推动亚太市场线下营收同比增长203.5%。

美洲市场强势突破:美洲市场是泡泡玛特上半年增长最为迅猛的区域之一。

为了打开美国市场,泡泡玛特进行了深入的市场调研,根据当地消费者的审美偏好和消费习惯,调整产品设计和营销策略。

在渠道方面,除了开设线下门店,泡泡玛特与亚马逊、eBay等主流电商平台合作,开展线上促销活动。同时,与美国的一些知名潮牌和零售商进行跨界合作,举办联合发布会和快闪活动,吸引了大量美国本土消费者的关注。

例如,与某美国知名运动品牌合作推出联名款运动鞋和配套潮玩,在社交媒体上获得了极高的曝光度,推动美洲市场线上营收同比增长1977.4%。

欧洲市场稳步拓展:欧洲市场对于潮玩产品有着独特的需求和审美标准,泡泡玛特采取了稳步拓展的策略。

在门店选址上,优先选择伦敦、巴黎、米兰等时尚之都的地标性位置,通过高端的店铺形象和独特的产品展示,树立品牌的高端形象。同时,积极参与欧洲的各类艺术展览和时尚活动,提升品牌的艺术调性和知名度。

例如,在巴黎时装周期间举办的泡泡玛特主题展览,吸引了众多时尚博主和艺术家的关注,为品牌在欧洲市场的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推动欧洲市场线下营收同比增长569.6%。

04 挑战:供应链复杂性增加

泡泡玛特业绩全面飞升,但挑战仍然存在。

“我们有工程师感慨说,今天一个月的量等于以前做一年的量。具体从数字上看,比如毛绒产品,一个月的产能是去年同期10倍以上,现在是3000万只左右。即使是今年七八月份,和一季度比,也是10倍以上的增幅。”业绩会上,泡泡玛特副总裁袁俊杰说。

这一问题的背后,是供应链的压力。

《节点财经》看来,泡泡玛特的产品销售与IP热度紧密相关,而IP的热度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导致产品需求波动极大。以LABUBU所在的THEMONSTERS系列为例,上半年该系列营收同比增长668%,如此爆发式的增长使得供应链难以提前做出精准预判。

当某一IP突然走红时,市场需求会在短时间内激增,而供应链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到配送的整个流程需要一定时间,容易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相反,若某一IP热度下降,又会出现产品滞销,造成库存积压。尽管泡泡玛特利用AI预测需求、动态调整产能,库存周转率同比提升18%,但面对IP热度的剧烈波动,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灵活性仍有待提高。

全球化虽然助力泡泡玛特业绩提升,但也使得供应链复杂性增加。

目前,泡泡玛特的业务已覆盖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这种全球化布局使得供应链的范围大幅扩大,复杂性显著增加。

《节点财经》了解到,供应链在原材料采购方面,需要应对不同国家的采购标准和贸易壁垒;在生产布局上,要考虑各地的生产成本、劳动力资源和产业配套情况;在物流配送环节,面临着跨国运输的时间长、成本高、风险大等问题,如海关清关延误、运输途中的货物损坏等。

泡泡玛特2025年中期业绩的爆发,印证了其“IP+全球化”战略的有效性。LABUBU的现象级成功、毛绒产品的结构性突破、海外市场的超预期增长,构成了三大核心亮点。

但泡泡玛特也有挑战。

时间回到2022年,因疫情影响销售未达预期,泡泡玛特存货余额增加。IP产品能否持续让消费者买单,精准预判需求的前提下保证供应链的平衡,这一问题是王宁3年前的挑战,如今同样如此。

*题图由AI生成